2月9日,中國—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峰會以視頻方式舉行。近年來,綠地積極把握國家擴大進口及舉辦進博會機遇,著力深化與中東歐國家企業經貿合作,主動擴大中東歐國家商品進口規模。
目前,進博會常年交易服務平臺——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內已設有捷克、匈牙利、拉脫維亞、波蘭、塞爾維亞、斯洛伐克、斯洛文尼亞等7個中東歐國家進口館,引進如捷克波西米亞水晶、匈牙利紅酒、拉脫維亞報紙包、塞爾維亞紅椒醬、斯洛伐克水晶杯、斯洛文尼亞南瓜籽油等千余款中東歐國家特色商品。第三屆進博會期間,斯洛文尼亞駐華大使蘇嵐 (Alenka Suhadolnik)到訪貿易港斯洛文尼亞國家館,館內展有來自斯洛文尼亞的滑雪設備、冰箱、紅酒、水晶工藝品等上百款產品。蘇嵐大使表示,很幸運能在貿易港內打造斯洛文尼亞國家館,貿易港既為許多優秀的國際品牌提供了舞臺,也為斯洛文尼亞打造了商品和文化的展示窗口。
中國—中東歐國家合作是“一帶一路”倡議融入歐洲經濟圈的重要承接帶。為服務“一帶一路”國家戰略,綠地發揮自有海外資源及商貿產業鏈布局優勢,深入拓展中東歐國家采購布局,充分挖掘各色新品及潮品。第三屆進博會期間,綠地與波蘭VAN PUR品牌簽訂食品采購意向協議,涉及乳制品、啤酒等10余個品類,波蘭妙可維牛奶、狂鹿啤酒等300余款特色商品同步上架全國近百家G-Super綠地優選進口超市。同時,在波蘭投資貿易局的支持下,波蘭國家館也正式落戶貿易港,館內引進化妝品、日用品、食品等近500余款特色商品,有望成為波蘭商品進入中國市場的“中轉站”。截至目前,綠地已成功引進保加利亞、克羅地亞、捷克、希臘、匈牙利、拉脫維亞、立陶宛、波蘭、羅馬尼亞、塞爾維亞、斯洛伐克、斯洛文尼亞等12個中東歐國家商品,涵蓋肉食、休閑食品、酒飲、乳制品等10余個品類。
在有效的疫情防控下,中國經濟秩序迅速復蘇,超大規模的中國市場釋放出巨大的消費潛力。貿易港內的中東歐客商積極布局在華發展戰略,擁抱“雙循環”,期待在中國市場斬獲更多驚喜和收獲。去年12月,斯洛伐克駐滬商務領事雅若斯拉夫·瓦拉(Jaroslav Vala)走進貿易港直播間,不僅直播帶貨貿易港斯洛伐克國家館內的“進博同款”,還向網友分享了斯洛伐克傳統文化、旅游資源和特色產品。斯洛伐克國家館展出食品、飲料、酒水、水晶等超過500件特色商品,其中最為“吸精”的產品便是“可捏可彈”的水晶杯,僅入駐貿易港1個月,該水晶杯就已收到了來自成都、哈爾濱、濟南等10余個城市500多筆訂單。雅若斯拉夫•瓦拉在直播中透露,除了這些大眾熟知的產品,斯洛伐克還有更多高品質商品將進入中國,通過貿易港平臺全渠道觸達消費者。
綠地集團總裁助理、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集團總經理薛迎杰表示,在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,綠地將持續挖掘包括中東歐國家在內的優質進口商品,為海外企業打開高效便捷的進口貿易新通路,為中國一中東歐國家合作開辟更廣闊空間,讓更多優質進口商品安全、高效地帶到中國市場。